Search

【用數據說話:疫後的台灣產業與勞工面臨哪些變化?又該如何因應?】

7月27日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用數據說話:疫後的台灣產業與勞工面臨哪些變化?又該如何因應?】

7月27日,全國疫情警戒終於恢復二級,部分休閒場所開放,除雙北宜蘭外,餐廳業者可開放內用。但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對於許多產業營運無疑是重擊,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調查統計,5、6月不只減少工時人數暴增,失業人數也節節攀升,6月失業率更創下10年來新高。

但我們該如何衡量疫情衝擊的規模?怎麼判斷失業與產業變化是否與疫情有關?本文作者以COVID-19發生前的數據為基準,分析2020年疫情發生至今的勞工工時縮減、失業原因分類與各產業僱用人數等的變化,以6張圖表呈現疫情對台灣勞動市場與產業發展的影響——

👉疫情不只影響勞工就業,也衝擊所得分配。高薪行業(5萬7千元以上)勞工較少因疫情失業或減班。

👉產業呈兩極化趨勢,服務業雪崩式滑落,但部分製造業、建築工程業與醫療保健業僱用人數則持續增長。

👉雖然減班人數比失業人數多,但疫情減緩後,減班減薪問題恢復快,而失業者重回就業市場的速度緩慢。

這一篇,試圖說明每個數據的意義、反映未來哪些可能變化,及政府紓困政策須著力之處。https://bit.ly/3rE5Olc

★提供觀點,促進思辨,#贊助報導者:http://bit.ly/2Ef3Xfh

#COVID19 #疫情 #失業 #減班休息 #無薪假 #產業 #報導者


Tags:

About author
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 台灣正在經歷一場劇烈的歷史性改變,不論是新舊世代的價值變遷,或者新舊媒體的典範轉移,對新聞工作者都是全新的挑戰。 然而,無論挑戰多麼嚴苛與艱難,我們依然對新聞工作充滿熱情與信念,並且知道台灣社會需要一個能以真實而深度的報導,去挖掘重要議題、監督公共政策、推動進步價值,拓寬我們的國際與文化視野的媒體。 因此,我們決定成立一個新的新聞網站:報導者。 「報導者」這個名稱說明了我們將回歸新聞工作的初心與本質,致力於具有手作質感的深度報導;而做為網路新媒體,我們也將勇於探索網路新工具與呈現方式,重視網路的公共性與開放性,並結合各種進步價值與公民力量。 更具體而言,「報導者」會關注三大領域:在地議題的深度調查、國際與中港專題、文化與思想報導/評論。 「自己的新聞自己救」,我們深信,除了犬儒、失望與憤怒, 要改變台灣的新聞環境和公共領域,我們必須勇敢地往前走出一條不同的路,開始一場台灣的新聞小革命。
《報導者》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。秉持深度、開放、非營利精神,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。
View all posts